北京电视台《第三调解室》合作单位--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

普法常识

北京房产继承律师|不做技术“制刀者” 筑牢反诈“防火墙”

来源: 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 作者: 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 2024-08-06 14:40:04 104
  《中国青年报》“IT青年沦为新型电诈案‘制刀者’现象”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各界持续关注。1月3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武汉分论坛(CCF YOCSEF武汉)、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携手IT专业百名教授千名学生发出倡议:“坚决不做技术‘制刀者’”“力争将每一名师生打造成为反诈的‘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      据国家反诈中心统计,2021年一季度全国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2万多起,其中超60%是利用App实施诈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长达半年追踪调查国内多起相关案件发现,不法分子利用“技术中立”“可挣快钱”等借口利诱年轻技术人员,使其沦为新型电诈案背后的“制刀者”。《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26日、12月3日、12月21日先后推出报道《IT青年沦为新型电诈案“制刀者”》《诈骗App背后隐现技术开发灰色产业链》《高校IT专业法治教育呼唤“精准滴灌”》。      湖北省高校云集,仅武汉市就有高校92所。CCF YOCSEF武汉与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汇聚数百位专业能力拔尖、社会责任感强的高校IT专业教师,于日前针对本报系列报道举办了“高校IT学子法治素养现状及提升”专题研讨会。      此次,两家学术共同体在《倡议书》中提出,将发挥行业学会引领作用,强化计算机相关专业师生的“安全编程”意识,进一步在防范与打击新型电诈中发挥专业优势。      在“百名教授千名学生”助力反电诈行动倡议启动现场,“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恶意软件防不胜防,高校联盟保驾护航”等标语引人注目。多位高校教授表示,将结合新型电诈犯罪最新案例,开展“法治知识讲座进课堂”等活动,常态化精准化做好普法教育,引导高校IT学子进一步提升法治素养,避免其成为新型电诈案受害者和技术“制刀者”。      《倡议书》强调,将加强校企政合作,引领学生聚焦“虚假App”“兼职刷单”“网络贷款”“裸聊”等新型电诈犯罪,积极参与“捉虫”行动,筑牢反诈“防火墙”,为切实遏制电诈案件高发态势贡献青春力量。      武汉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李兵教授认为,数字社会、信息社会到来,叠加疫情影响,民众对移动网络依赖强烈,亟须加强相关诈骗行为源头治理,引导IT师生不做虚假App的技术助攻,发挥专业力量参与反诈,对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护航网络安全意义深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伊志律师事务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C座1209,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安静、专业的办公环境为需求提供方便。 电话:010-84493343 微信:18401228075 电话:18401228075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