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产继承律师|加强司法数据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来源: 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
作者: 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
2024-08-06 11:21:57
1673
民主与法制网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中央政法媒体,于2000年上线开通。2014年2月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具有新闻信息采编、发布及转载权限。2017年9月,再次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换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同时民主与法制网微博、微信公众号也获得新闻发布权。2020年7月,民主与法制网荣获中央政法委第二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优秀资讯类账号”。民主与法制网集全网之力,成为集政治、经济、法治、文化、社会、信息、视频、互动等为一体的国家一类新闻网站,同时与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均建立了一键分享功能,开通了民主与法制网抖音、快手等视频账号,欢迎网友转载互动。伊志律师事务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C座1209,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安静、专业的办公环境为需求提供方便。 电话:010-84493343 微信:18401228075 电话:1840122807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司法数据作为人民法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收集、处理、存储、分析、使用的各种数据资源,其有效运用不仅能推动审执工作的高效化、智能化、精细化,更能增加司法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 需要注意的是,司法数据在公开和流动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安全风险,最典型的是侵犯个人信息权益。例如,部分公开的裁判文书未处理应予删除的当事人手机号、家庭住址、车牌号码、健康状况等敏感个人信息,部分公开的庭审视频未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片段,而这些个人信息暴露在互联网上,可能给相关主体的私人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公开的司法数据也可能被他人通过算法等技术进行人格画像,为参与诉讼的主体“贴上标签”,进而损害人格自由。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司法数据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分类分级保护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法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司法数据公开应当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类分级,以个人信息数据的属性差异为标准,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区分和归类。个人信息保护法根据自然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将个人信息分为一般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因此,应当对其采取更高强度的保护措施。司法数据公开主体可结合场景特征将个人信息进行识别后分类,在公开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作出差异化的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按照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个人信息进行分级,其可分为一般信息、重要信息和核心信息,后两类信息可确定统一目录,公开时予以重点审查,避免对公民信息自决权造成损害。 加强创新技术运用。司法数据中的个人信息主要以电子方式进行记录,对其进行保护离不开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数据脱敏技术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通过删除或模糊自然人特征的方式切断个人信息与相关自然人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司法数据公开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脱敏技术应当运用于不同的数据载体,对文本数据中如裁判文书的个人信息等可采取删除、替代或者过滤等手段,使他人无法确定相关信息主体;对视频图片如庭审录像则可进行打码、图像屏蔽等手段,模糊处理涉及证据和证人、受害人、未成年人等的画面;对声音可以使用变声、消声等技术,防止被识别。此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数据安全也是保护个人信息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司法公开数据可由人工智能自动化审查,精准识别各级各类个人信息,设置不同访问级别和公开程度;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时对数据泄露和动态敏感个人信息被识别或泄露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隐藏相关信息。 引入隐私风险评估制度。隐私影响评估可以使数据在形成、运用整个周期中,评价分析某些处理行为可能带来的隐私风险,从而确定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尽管司法数据的公开主体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个人信息予以脱敏处理,但由于信息获取主体可能拥有多种信息类型或技术手段而重新识别个人信息,因此需要引入隐私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信息脱敏程度、信息获取方再度识别个人的风险进行评估。数据公开前,公开主体应对数据中个人信息内容的关联性和开放后带来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程度采取技术手段降低信息敏感度。数据公开后,公开主体应当定期审查已公开的数据被分析重新识别到个人的可能性,发现不宜公开的数据应当及时删除,并根据下载记录采取补救措施。 完善侵犯个人信息的救济机制。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个人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违法违约收集、使用的个人信息,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更正收集、储存的错误信息。因此,司法数据公开制度应当为公民个人规定此类权利。如果当事人在司法数据公开中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侵犯或者有误,可以向公开主体提出纠正错误申请,请求依法撤回或者更正相关信息。公开主体可确立专门的内设机构受理此类申请。若当事人的申请符合规定,公开主体应当尽快予以处理,删除、隐藏或修改信息后回复当事人。同时,当事人对公开主体驳回决定不服的,可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复议或申诉。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伊志律师事务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C座1209,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安静、专业的办公环境为需求提供方便。 电话:010-84493343 微信:18401228075 电话:18401228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