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侯劲松)上海检察机关全面推动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重塑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格局。近日,上海检察机关对2021年办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进行深入分析,立足检察职能,努力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检察保障,全力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受理案件总数1826件4420人,同比分别上升18.8%、23.7%,其中,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851件2101人,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起诉案件975件2319人。
2021年商标权类案件量增长19.6%。其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099件2407人,案件数同比增长10%;假冒注册商标罪539件1529人,案件数同比增长33.1%;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10件228人,案件数同比增长93%,增幅明显。其他类型知识产权案件量同比有增有降。其中,侵犯著作权罪50件178人,案件数同比降低19.3%;销售侵权复制品罪5件20人,案件数同比增长4倍;侵犯商业秘密罪23件58人,案件数同比上升76.9%。
2021年,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共计923件2042人,适用率分别为88.6%、85.1%,较2020年进一步提升。上海检察机关加大挽回知识产权权利人损失工作力度,总计为权利人追赃挽损1.54亿余元。
上海检察机关探索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服务保障国家发展战略。试点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在上海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浦东新区检察院等八家单位试点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推动地方立法为深度试点提供法律保障,《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明确检察机关办案部门统一履行知识产权四大检察职能。推动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联合出台全国首个跨省域知识产权保护指导性文件,成立示范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组建跨省域检察联合办案组。
引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试点,率先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合规标准指引》,浦东新区检察院联手浙江省嘉兴市检察院办理全国首例跨省某民营企业涉嫌假冒注册商标刑事合规案,共同制定《跨区域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协作备忘录》。落实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充分保障案件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强化发挥专家作用,凸显对知识产权交叉学科的学理知识阐明。邀请专家、第三方律师及廉政监督员对案件进行公开听证,确保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准确性以及矛盾有效化解。
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是经司法局批准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民事诉讼、房产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知识产权、企业法顾等领域颇具规模及成就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伊志律师事务所拥有众多知名律师及专业人员。其中,多名律师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的法学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