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纠纷
新华社太原9月4日电 题:抽查10余户均未接入户排污管 部分地区农村污水管网沦为“摆设”
“污水主管网早就铺好了,可就是用不上。”“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跟随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四督查组在山西省娄烦县督查时发现,部分乡镇污水主管网铺而不用、使用率不高,沦为村民眼里的“摆设”。聚焦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建设美好乡村宜居环境,农村污水管网“使用难”亟待解决。
抽查10余户 入户排污管竟一根没接
“生活污水没地方去,只能倒在大街上。”记者跟随督查组深入静游镇峰岭底村、东六度村、娄烦镇尹家窑村等暗访时,看见村民们端着装满生活污水的盆子直接将水泼到大街上。一位武姓村民说,进村的排污主管道已铺设完毕,但没有连接入户,对自己来讲没什么用。
走访发现,依靠自家原有的出户排污口,村民将污水直接排到地面上,临街的住户则直接排到大街上。“冬天担心路面结冰,我们得掀开重重的井盖,将生活污水倒进污水管网。”一位段姓村民说。记者随督查组随机抽查了10余户村民家庭,入户排污管竟没有一户连接。
“大家将污水直接往街上倒,加上生活垃圾,严重时整条街都是刺鼻的气味。”一位村民向记者反映,建设用于污水排放的主管网是好事,但现在形同虚设,“我们也想用起来,但不知道要怎么办。”
在东六度村,一位高姓村民带着督查组成员实地查看村里的污水处理站,路边一栋不大的平房内,有污水处理设备,房子外围是一小片荒地,站点近处污水形成的淤泥清晰可见。“碰上下雨天,水就全部冒出来了,都是臭水。”这位村民说。
督查组从娄烦县相关部门获得的数据显示,娄烦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涉及13个村,其中有10个村的项目于2020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2000万元;经粗略估计,这10个村中,管道入户率低于10%的有4个。
“最后一米”不管了?
排污管网惠及民生,对于改善村容村貌至关重要。到了家门口的这“最后一米”为何遭遇了“连接难”?娄烦镇向阳村一名村干部向督查组表示,当初的工程施工方案中,并没有涉及入户这一项。“换句话说,他们只负责铺设主管网,至于是否连接到户、让排污管网发挥实际效用,并不在考虑之内。”
这名村干部还表示,施工队进驻时并没有主动跟村里接洽,施工过程中出现跟村民发生争执的现象,有一次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引发村民不满,经多方协商才进行替换。“政府部门牵头做的事,感觉是我们村民在负责监理。”
在村民主动介入下,向阳村常住的30余户村民自费购买管道,顺利接驳到主管网。督查组成员在向阳村实地看到,连接主管网的二级管道有1米多长,村内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转,实现了住户污水集中统一处理。
在管道入户率达60%的米峪镇乡兴旺庄村,村民王勇告诉督查组成员,他家与主管网距离接近4米,通过自费购买管道,加上人工成本等,总共花了近400元,顺利连接上了主管网。
娄烦县副县长马文杰向督查组表示,娄烦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内容为污水收集主管网和一体式污水处理站,由于入户管网建设投资较大,县级财政难以承受,未列入项目建设内容。
“有些靠近主管网的住户,自己主动购买排水管自行连接了,但如果是每一户都接驳,仅一个村可能要铺设管道二三十公里,成本就高了。我们前期在群众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缺位。”马文杰说。
乡村民生工程要看得到真正效益 避免“为建而建”
娄烦县位于汾河中上游,县域内的汾河水库是山西省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汾河也被称为山西省“母亲河”,娄烦县部分村庄临汾河而居,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督查组认为,乡村民生工程不能“为建而建”,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娄烦县如何利用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将钱“花在刀刃上”,打通民生工程“最后一米”,真正让民生工程发挥便民利民效用,是下一步整改方向。
建设美丽乡村,为群众办实事,考验基层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部分受访农村基层干部认为,要坚持群众路线,做细做好群众工作,提高与群众打交道能力,充分认识到农户实际需求,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精准对接,保质保量,让群众满意。
娄烦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污水管网入户工程列入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项目,目前已启动规划设计。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入户管网建设和街道院落雨污分流改造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同时要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伊志律师事务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C座1209,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安静、专业的办公环境为需求提供方便。 电话:010-84493343 微信:18401228075 电话:18401228075